凱發AGAPP謝剛:時間里的真空關于時間,大人們教給孩子,幾乎都是從“昨天”、“今天”和“明天”開始的??墒菚r間里,應該有某一個區域,凱發AGAPP不屬于某一年某一天某一時,像真空一樣無形無狀,卻又真實地存在著。
“昨天”和“今天”,似乎不難理解,畢竟都來過。“明天”呢,抽象了,像是斜陽里從頭頂上投下來的影子,永遠觸摸不到、追趕不上。小的時候,媽媽這樣解釋:一覺睡醒,就是明天!答案顯然有些草率,凱發AGAPP卻便于小孩子理解。睡到自然醒,總是在天亮之后,鳥兒已經在門前的梧桐樹上啁啾,“明天”的感覺還是很美好的。
可是,睡著后的那一段時間,算是“今天”還是“明天”呢?這大概是時間給我帶來的第一次困惑,讓我常常在入睡之前百思不得其解,而且一直困擾了我好多年。長大之后,發現的世界里,也有這樣的困惑。
2019”,種種不習慣也接踵而至。簽日期的時候,一準要把年份寫錯。說起上個月的事情,竟然猶豫半天,搞不明白是說“今年”還是“去年”更合適。這樣的小故障,總得折騰個把月,直到農歷新年過去了,才得消停,就像是臨時托付給一個毛頭小伙帶的熊孩子,麻煩是有點,倒也不惱人。睡著后的那一段,還有歲末年初的那一陣子,給我的感覺,就如同真空一般。
,通常是跟夜間巡邏、值勤、加班聯系在一起的,猛一看鐘表,發現已是“次日”來臨,可是整個人的狀態還停留在之前的時間軸上。一說“明天早上要怎么怎么”,必定有一兩個頭腦清醒的同事在旁邊較真:“已經是今天了!”時間里的真空便赫然出現。
每一次因為執行任務而“失聯”,回到家之后,妻子都要輕聲抱怨:“發個信息報一聲平安也不算違反紀律吧?不知道你在哪里在干什么,這段時間都好象是多余的。”在她看來,這多出來的時間,簡直就是真空。
還有一種,是屬于集體的“線多年前,香港回歸祖國。在交接儀式的具體安排上,英方設置了眾多障礙,中方則據理力爭,堅持說
月1日就是從零時零分零秒開始的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必須在1997年7月1日的零時零分零秒準時升起,這是中央交給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籌備小組的一個重之又重的任務。儀式上,查爾斯王子的講線秒,為了搶回時間,現場指揮命令活動加緊進行,司儀講話加快速度,儀仗隊加快步伐,終于把時間趕了回來,還多爭取了一秒。這爭取回來的時間雖短,卻如同真空一般,凱發AGAPP干凈、純粹、莊嚴、神圣,讓所有的中國人記憶猶新、熱血沸騰。不管是一個人,兩個人,還是一群人,都有可能體會到時間里的真空。那是珍惜時間和感情的人,收到的來自時間老人的小小禮物。
安徽無為人,愛讀書的公安民警。偶有散文、小小說見于《人民公安報》《派出所工作》《城鄉文化》《山西青年》《大江晚報》《無為周刊》及《中國鄉村》等報刊、微刊。